一、初中数学学习遇到的各种问题
a.做几何题时不会做辅助线。
原因:对几何模型了解不够。
解决办法:每一种基本的几何模型都需要将三方面知识熟记于心:定义、性质和判定。一般来说应用的过程是:判定题目属于何种模型→这种模型有什么性质→这个性质能不能直接用→如果不能,就要作辅助线体现其性质。
例如:平行四边形模型→对角线相互平分,对角相等,对边平行且相等。等腰三角形模型→三线合一。倍长中线模型→有三角形某边中点,可思考是否能用倍长中线构造全等。还有三种梯形辅助线,应记住。
2.考虑问题不全面,不进行分类讨论。
原因:
(1)对题型本身掌握不好,没有思路。
(2)有些解题的思路,但是无法肯定对不对,因此无法下笔。
(3)知道答案,单不知道怎么书写过程。
(4)会做题,但是懒得写。
解决办法:
(1)注意几个经常需要分类讨论的知识点,包括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、一次函数中k,b的正负性、平方根的双重性、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和线段长度的转换等。
(2)学会讨论方法,写下每一种情况,然后分别解释每一种情况的结果。
(3)注意分类后的选择。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正确的答案,特别是在解答分类方程和根式方程时,要注意会出现增根,必须进行检查。
3.缺乏自信,不敢独立做题。
二、学习习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。
1.习惯于用铅笔答题。
后果:对于铅笔的依赖太强,不经过思考就先动笔写,导致考试时多次修改,试卷卷面显得不整洁,所以一旦考试中没有可涂改的工具时就不敢动笔写。
解决办法:除画图和作辅助线以外,其他答案统统用黑色签名笔书写。除笔误外,尽量不要用涂改带修改思路不清或者解题方法错误造成的错误,直接标明错误,并在一旁写下正确答案。第一是为了养成慢想快写的好习惯;第二,我们可以保留错误作为警告;第三,强迫自己写得整整齐齐,否则卷面会非常凌乱。
2.几何题用签字笔或圆珠笔标在图上。
后果:题目的原图被涂改得乱七八糟,一旦画错,将影响后期的解题思路,或者图上什么都看不清楚。
解决办法:改用铅笔绘图,学会科学标注相等线段、相等角、辅助线虚线等。
3.看到题目,急于下手,结果想不出来。
后果:花了很多时间还是没解答出题目。
解决办法:此时,学生再读几遍题目,尤其是几何题和综合题。看清题目给出的条件,转化为自己能理解的方式,并在图片上标注已知条件,帮助自己答题。
4.太粗心导致计算出错。
后果:即使会做能做对的题也做拿不到分。
解决办法:
1.严格按照步骤解答,写出详细的答题过程。有公式的要写公式,计算时一定要认真,如果有时间再验算一遍,争取一次性做对。
2.做题要规范。要善于总结和积累易混易错的知识,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。
三、学习态度上同学们存在的问题。
1.简单的题懒到不愿意做,难的题想做做不出来。
后果:八年级、九年级的学习成绩会直线下降。
解决办法:强迫自己认真完成自己能做的每一道题,认真思考自己不能做的每一道题。保证你能做得都做对,做不出来的向同学老师请教,争取学会。毕竟,学习是你自己的事。学习学不好,受影响最大的还是自己。中考的结束铃声没有响起,永远不要轻易放弃。
2.做题不写过程,只写一个结果。
后果:
(1)习惯性只写答案,会导致后期的学习中不会写过程。
(2)不清楚试卷判分还会根据过程给分。
(3)思维不严谨,没有过程光凭借在脑海中答题会导致答案错误或遗漏。
(4)解答难题时没有思路。
解决办法:
把你的想法写成文字,用数学语言表达你的思维过程。每一步从何而来,有什么作用,写在纸上就能看清楚。同时,锻炼写作能力和适当的排版能力对考试有帮助。简单的问题要多梳理思路,解答难题不要着急,一步一步解决每一个考察的知识点,多锻炼思维的逻辑性,看待难题才能如同庖丁解牛一般,各部分都非常清晰。
3.破罐破摔,知难而退。
后果:成绩一降再降,对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。
解决办法:
这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主要找不到自我成就感。在这种情况下,要想学好数学,就需要努力相信自己,当然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也很重要。这时期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简单地数学学习目标,达成后给与自己奖励,形成正向反馈。另外可以积极地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,多问多记。